简体:耳
繁体:耳
读音:ěr
部首:耳
笔画数:6画
笔画顺序:一丨丨一一一
耳
名词 人及动物的听觉器官与平衡器官。可分外耳、中耳、内耳三部分。
名词 凡器物两旁附有以便于提携的把手均称为「耳」。《易经.鼎卦.六五》:「鼎,黄耳金铉。」《史记.卷二八.封禅书》:「有雉登鼎耳雊,武丁惧。」
名词 形状像耳朵的东西。【组词】:「木耳」、「银耳」。
名词 姓。如明代有耳元明。
名词 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动词 闻、听。《韩非子.外储说左上》:「中大夫,晋重列也。今无功而受,非晋臣之意,君其耳而未之目邪?」《汉书.卷九七.外戚传上.孝景王皇后传》:「又耳曩者所梦日符,计未有所定。」
助词 位于句末,表决定的意思。相当于「矣」、「了」。《史记.卷一一○.匈奴传》:「且所给备善则已;不备,苦恶,则候秋孰,以骑驰蹂而稼穑耳。」
助词 位于句末,表限制的意思。相当于「而已」、「罢了」。《论语.阳货》:「二三子,偃之言是也!前言戏之耳。」
五笔编码 BGHG
郑码编码 CE
仓颉编码 SJ
四角编码 10400
耳朵、木耳、耳目、悦耳、耳食、耳机、银耳、耳环、耳光、耳屎、耳塞、耳廓、焦耳、耳膜、耳蜗、耳坠、刺耳、耳顺、耳穴、牛耳、中耳、外耳、耳垢、耳饰、附耳、耳背、内耳、耳尖、耳针、耳门、耳房、耳郭、耳轮、耳热、入耳、逆耳、耳鼓、护耳、耳熟、耳孔、耳闻、耳子、尔耳、耳风、耳沉、耳音、耳性、耳力、静耳、耳齐、帽耳、耳畔、重耳、耳聋、耳屏、卷耳、石耳、云耳、耳石、耳菜、耳珠、耳套、耳炎、洗耳、掩耳、挖耳、槐耳、六耳、三耳、穿耳、马耳、普耳、挑耳、耳圈、耳际、耳轴、耳珰、心耳、垂耳、耳聪、耳级、到耳、耳麦、亲耳、耳洞、耳斡、咶耳、爵耳、慆耳、谄耳、病耳、耳喑、鞉耳、耳余、交耳、耳择、耳视、啾耳、沈耳、耳受、纠耳、弓耳、擪耳、倚耳、浄耳、澒耳、斝耳、耳记、鐻耳、犂耳、驻耳、头耳、耳道、煖耳、骇耳、闟耳、沥耳、耳福、剺耳、惊耳
面红耳赤、耳聪目明、掩耳盗铃、震耳欲聋、耳熟能详、抓耳挠腮、交头接耳、充耳不闻、耳濡目染、俯首帖耳、如雷贯耳、耳根清净、洗耳恭听、耳目一新、忠言逆耳、隔墙有耳、肥头大耳、掩人耳目、不堪入耳、历历在耳、耳不离腮、耳提面命、耳鬓厮磨、耳顺之年、不绝于耳、马耳东风、口耳相传、耳闻目睹、面红耳热、言犹在耳、黄耳传书、耳听八方、掩耳盗钟、马耳春风、耳闻目染、目染耳濡、耳食之言、酒酣耳热、洋洋盈耳、以耳代目、倾耳细听、耳染目濡、贵耳贱目、俯首贴耳、耳闻则诵、秋风过耳、属垣有耳、脸红耳赤、挖耳当招、目擩耳染、耳软心活、耳鬓斯磨、公耳忘私、耳鬓撕磨、聊复尔耳、耳目喉舌、游心骇耳、鼎铛有耳、脸红耳热、耳红面赤、过耳秋风、附耳密谈、瞽旷之耳、面命耳训、伏首帖耳、洗耳投渊、禾头生耳、挝耳揉腮、倾耳拭目、眼跳耳热、如风过耳、搔头摸耳、面命耳提、舌敝耳聋、口耳相承、风吹马耳、耳不旁听、两耳塞豆、扒耳搔腮、耳提面训、道听耳食、耳目众多、当耳旁风、掩耳偷铃、耳视目听、墙风壁耳、耳闻眼见、以耳为目、袖手充耳、耳闻目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