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《国语》,传说是春秋末期鲁人左丘明所作,与《左传》并列为解说《春秋》的著作,所以也叫《春秋外传》或《左氏外传》。春秋时有盲史官,专门记诵、讲述古今历史,左丘明就是著名盲史官。盲史官讲述的史事被后人集录成书,叫作《语》,再按照国别区分,就是《周语》、《鲁语》等,总称《国语》。《国语》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、齐、晋、郑、楚、吴、越等诸侯国的历史,上起周穆王十二年(前990)西征犬戎(约前947),下至智伯被灭(前453),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、宴飨、讽谏、辩说、应对之辞,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。司马迁著《史记》时借鉴吸收了该书很多内容。
《国语》是先秦时代的古史,属于史 书的“杂史”。该书的作者没有确切的记 载,相传为春秋末年的鲁国史官左丘明所 作。《国语》在记述历史的手法上,以时 间为横线,以并列的国家为纵线,开创了 我国用国别体记述历史的先河,是我国历 史上最早采用国别体编写的史书。全书共21卷,分别为:《晋语》9卷、《国语》3 卷、《鲁语》2卷、《楚语》2卷、《齐语》1卷、《郑语》1卷、《吴语》1卷和《越 语》1卷,共计7万余字,所记历史自周 穆王伐大戎开始,直到韩、赵、魏三家灭 智伯结束。书中主要记载了西周末年及春 秋时期西周与各国的史实,特别是对春秋 时期的各国史实记载比较详细。《国语》一方面记载了当时各国的政治、军事及外 交活动;另一方面记载了当时各国贵族的 一些言论。《国语》对后人研究春秋时期各国的 历史有宝贵的价值,因该书可以和《左 传》互相参证,所以并称为“春秋外传”。
编年体 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。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,按年、月、日顺序记述史事。因为它以时间为经,以史事为纬,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。 以编年体纪录历史的方式最早起源于中国。如: 《春秋》,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,相传为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《春秋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的; 《左传》,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,原名《左氏春秋》,相传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《春秋》而作,名为《春秋左氏传》,简称《春秋》; 《资治通鉴》,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,也是我国编年体通史的杰作,北宋司马光(1019—1086)主编,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(公元前403年),下至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(公元959年),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,花了19年的时间编写成的。